防汛抗洪: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守护家园安宁

元描述: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引言: 今年,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多地遭受暴雨袭击,江河水位暴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复杂。面对这场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同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深入解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关于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形势,解读相关措施,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防洪能力建设,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洪形势严峻,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今年的防汛抗洪形势为何如此严峻?

  • 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今年我国降雨量明显偏多,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一些地方反复遭受强降雨冲击,防汛抗洪压力巨大。
  • 水利设施老化,抗洪能力不足: 部分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抗洪能力不足,难以抵御强降雨的冲击,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 城市化进程加快,排涝压力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原本的自然排水系统,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具体措施包括:

  • 完善监测手段,提高预警精准度: 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提高预警的精准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 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提高响应速度: 建立完善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响应速度,确保及时、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 突出防御重点,盯紧基层末梢,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 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确保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范次生灾害

除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防汛抗洪工作还必须确保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

  • 落实防汛巡查防守制度,突出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病险水库的重点防守: 加强对重要堤防水库和基础设施的巡查防守,特别是对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病险水库进行重点防守,防止发生溃堤、垮坝等事故。
  • 加大查险排险力度,坚决避免大江大河堤防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垮坝: 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大江大河堤防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垮坝等重大灾害。
  • 科学调度防洪工程,细化蓄滞洪区运用准备: 合理调度防洪工程,充分发挥水库的调蓄作用,并做好蓄滞洪区的运用准备,确保防洪工程的有效运行。
  • 针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公路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地下空间、桥涵隧道等重点部位,进一步排查风险隐患,落实应急措施,保障安全运行: 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排查风险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凝聚合力共克时艰

当洪涝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强统筹部署和超前预置: 做好人员、物资、设备的预置,确保救援队伍能够快速出动、高效救援。
  • 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央企等各方力量,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听从统一调度,确保快速出动、高效救援: 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 及时下拨救灾资金、调运救灾物资,加快保险理赔,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群众就医、学生开学等需求保障: 加强救灾物资的调配,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 抓紧抢修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等受损基础设施,组织带领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加快对受损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防汛抗洪是一项长期任务,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是关键。

具体措施包括:

  •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补齐病险水库、中小河流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和农田排涝短板: 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补齐防洪工程的短板,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 用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针对性地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关键词:防汛抗洪

防汛抗洪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 强化统筹协调: 国家防总要强化统筹协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各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凝聚合力。
  • 发挥基层作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奋勇争先、挺膺担当。

常见问题解答

Q1: 如何做好个人防汛准备?

A1: 首先要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当地雨情和水情。其次,要做好家庭防汛准备,如清理排水沟,检查房屋漏水情况,准备好应急物资。最后,要牢记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前往危险区域,遇到险情及时报告。

Q2: 洪水来临,如何安全转移?

A2: 洪水来临,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照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安全转移。转移过程中,要携带好身份证件、贵重物品和应急物资。转移到安全区域后,要及时联系家人,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Q3: 洪水过后,如何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A3: 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避免因灾害引发的疾病。要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清理环境,恢复生产生活。同时,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Q4: 如何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A4: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完善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企业要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市民要提高防洪意识,做好个人防范措施,避免将垃圾扔进排水沟,造成排水不畅。

Q5: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A5: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企业要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市民要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减少碳排放,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Q6: 如何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A6: 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政府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防灾减灾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市民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做好家庭防灾准备,遇到灾害时能够沉着冷静,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结论

防汛抗洪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洪能力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汛、精准施策,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